約診時段,一位女性患者按照約診時間來拔智齒。
因為敝院是區域教學醫院,有住院醫師在此接受為期兩年的一般牙科訓練,而敝科--口腔顎面外科,也是訓練項目之一,住院醫師要在我這邊待四個月,藉以熟悉一般牙科常會遇到的口腔手術。也因此,這位女性患者由住院醫師打了麻藥之後,便開始拔牙了。
就我的個性,讓住院醫師做case時,大部分的情況下,我是會待在診間stand by 的,雖然不會一路盯著住院醫師(被主治醫師緊迫盯人壓力可是很大的),但我還是會在一旁看書、看資料,如果有需要,可以隨時出手協助。
過程中,患者表示還會痛,住院醫師補了麻藥之後,繼續進行拔牙,這時,患者跳了起來說:我要給主治醫師拔牙!!!
於是我便立刻接手,幾分鐘後,牙齒順利拔出。
看到住院醫師一臉尷尬,讓我想起十多年前剛開始住院醫師訓練的日子。
那時候,老師的門診手術病人,也是由住院醫師先打麻藥,如果case困難度不高,老師會讓我試試,難度高的,他會親自處理。隨著技術越來越純熟,老師放的case難度也會越來越高,做case的過程中,踢到鐵板、病人的不信任,是一定會遇到的,老師們出手解救後,有的是用詭異的沈默代替責罵,有的則是直接痛罵一頓,有的會說「沒關係!下次再試試!」。
不論是沈默、責罵還是鼓勵,老師們還是信任我,繼續放case給我做,逐漸地,老師上場救援的次數少了,多年訓練之後,讓我練就了現在的技術,雖然不是神速快刀手,但是絕大部分的case還是能穩穩地處理完。
一個醫師的養成,除了醫學院的訓練之外,臨床工作也佔了非常大的比重,這時候,讓我們技術提升的,不是學校的老師,而是躺在診療椅上的病人。
或許有人會說,這不就是拿病人當白老鼠來練技術嗎?平心而論,確實是如此,我的老師的技術是這樣練出來的,我的技術也是這樣練出來的,唯有親自面對病人,醫師才有可能成長,其中的風險一定會有,當初我的老師能做的,便是做好風險控管,依據住院醫師能力所及,放出適當的case,發現住院醫師遭遇困難,適時出手援助。現在輪到我身為住院醫師的老師,做法依舊如此,也因為這樣,我們的技術才能傳承下去。
因此,我很感謝我的老師們,當初願意信任我,放case給我做,我也很感謝我以前以及現在的病人們,願意把他們的病痛交給我,或是讓我的住院醫師處理,成就了我現在的技術,以及未來即將獨當一面的醫師們。當然也要感謝上帝的保守,出道至今還沒出過什麼大亂子。
當然,現在人們的自主意識逐漸抬頭,加上吃到飽的健保,繳一樣的健保費、掛號費,大家都嘛要給資深的醫師親自治療。
在這個時候,希望大家可以想想:
要求主治醫師親自處理,拒絕讓住院/實習醫師,這是絕對可以的。但是十幾二十年後,當初的主治醫師會老、體力會變差、腦筋會不靈光、手會抖、眼睛會花,這時候是由誰來幫你/妳、你/妳的兒女、孫子孫女看病開刀拔牙齒?就是在多年前,還處於醫師養成階段,但因為被拒絕,所以沒什麼case做,以至於多年後依然經驗不足的醫師們⋯⋯